在古代,人们总是在与天灾人祸的抗争中生存与发展,天灾主要有水、旱、蝗、风、火、地震、猛兽等,人祸则有战乱、匪盗、瘟疫等,瘟疫是一种恶性传染病,而且致死率较高。暑热、严寒、水灾、地震、环境污染等都能导致瘟疫流行。瘟疫的种类有疟疾、鼠疫、痢疾、天花、伤寒、猩红热、霍乱等。
瘟疫在南方发生最为频繁,由于环境、医疗水平、防范措施等因素,古代瘟疫爆发的频率远较现代要高。梁启超《新民说》十一:“近十年来,广东人死于疫疠者,每岁以数十万计。” 1但在古地方志中对灾害的记录主要体现在战乱、水旱、蝗灾、地震等,而记载瘟疫的条目却较少,澧州(含州辖各县)和关乎澧州的志书中亦然。
澧州明以前的典籍无存,因而情况不清楚。澧州在明代辖安乡、石门、慈利三县以及永定(今张家界)、九溪(今慈利江垭)二卫;桑植安抚司。津市当时未设治,属澧州直管。在弘治《岳州府志》、嘉靖《澧州志》和康熙《安乡县志》中检索到三处有关瘟疫的记载。
1.弘治《岳州府志》卷十《慈利县·祥异志》:“大疫:宣德十年(1435)夏,大疫相继,亡者数百人。官为命医行疗,越数月始息。” 2
2.嘉靖《澧州志》卷四《正祀纪》李槃《澧州城隍庙记》:“又昨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春夏之交,民苦厉疫,兹岁复作,里闬倏倏舁槥者累迹。” 3
3.康熙《安乡县志》卷二“灾祥”:“(万历)戊子十六年(1588)大水,疫疠,死徙载道。” 4
清代澧州辖安乡、安福(今临澧)、石门、慈利、永定(今张家界)五县。见于记载的瘟疫有如下几条:
4.乾隆《直隶澧州志林》卷十九“禨祥”:“顺治元年甲申(1644)三月大疫,安乡死者过半,民废耕,米肉价三四倍。仰给常、澧,赖开五厂,活命万计。永定饥,疫同。”嘉庆《永定县志》亦有载。5
5.乾隆《续修安乡县志》卷八“禨祥”:“(康熙)丙戌四十五年(1706),熟。疠疫遍行,死者无数。”“丁亥四十六年(1707),熟。疠疫历春始消。”这次瘟疫在乾隆《直隶澧州志林》中记为:“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澧州、县瘟疫大作,次年尤甚,孤丁寡族至有田宅无主者。” 6
6.同上:“(雍正)戊申六年(1728),微旱,半熟。民多疾疫。”这次瘟疫在民国《安乡县志初稿》卷九中说的更具体:“(雍正)戊申六年(1728)春,大疫,田半荒。大饥之后复瘟疫数月,一家或连死数人,赤身埋堂中,比邻不知。” 7
7.同治《直隶澧州志》卷十九“禨祥”:“(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六月,疫。”8
8.同上:“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大疫,道殣相望。”该条并见于安乡、安福(今临澧)两县的条列中。但石门、慈利、永定(今张家界)等县不列。9
以上宣德十年发生于慈利的瘟疫、万历十六年发生于安乡的瘟疫以及乾隆三十四年发生于澧州的瘟疫都在夏天,且安乡的瘟疫乃为由水灾引发的次生灾害,应与暑热、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可能为霍乱、痢疾一类肠道传染病。嘉靖四十一年澧州的瘟疫首先发生于春夏之交,当年可能平息了。“兹岁复作”,第二年又发生了,以致“里闬倏倏舁槥者累迹”,意为到处可以看见匆匆忙忙抬棺木的人。顺治元年的大瘟疫也发生在安乡,为暮春爆发,致“死者过半”,可能稍有夸大,但肯定非常严重。而且这一年在永定(今张家界)也发生了疫情,也很严重。
康熙四十五年至康熙四十六年,自秋徂春,“澧州、县瘟疫大作”,数月乃息。而且这一次有多县殃及。“疠疫遍行,死者无数。”雍正六年在安乡也爆发了两次瘟疫,先是春季大疫,以致田地无人耕种,造成饥荒,再次发生瘟疫,持续数月。致有“一家或连死数人”,无人掩埋的惨状。
道光十二年的大瘟疫波及澧州、安乡、安福(今临澧)三地,“道殣相望”。
以上主要以安乡和澧州处于湖区和平原的瘟疫为多。在湖区其实还有一种未见于记载的高致死率的区域性疾病——血吸虫病,血吸虫病虽然不易在人际之间传染,但在血吸虫泛滥的疫区常能造成群体死亡,“万户萧疏鬼唱歌”。在今天澧县的洪湖区、津市、安乡都有血吸虫疫区。而今天,血吸虫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了。
瘟疫传播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群越密集的地方瘟疫爆发的概率越高,所以古代军队在作战期间就经常发生瘟疫,还有家庭感染,一家之中只要有一人得传染病,家庭其他成员就先后染病,乃至有灭门之灾。
在古代人们面对瘟疫毫无办法,其流行与终结完全靠自生自灭,人力很难干预。于是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好向神灵祈祷,祈求消灾弭祸,祐我苍生。于是各种神庙应运而生,如城隍庙、龙神庙、五岳四渎之神等,凡水旱疾疫无所不祭,这在古代文献中随处可见。
现在医学发达了,有些疫病通过注射疫苗可以杜绝,有些则完全可以治愈,一般不会死人。但依然有些传染病的重症患者难以挽救其生命,如非典和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且现在爆发疫情和古代还有很大区别,在古代乃至民国,由于人口流动量较小,其传播空间相对较小,除非在两地结合部开始流行的瘟疫。换言之,在古代瘟疫传播的半径比现代要小得多。而现在一旦爆发恶性传染病,跨省、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都是有可能的。
注释:
1. 梁启超:《新民说》第十一节第66页,《饮冰室合集》第19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2.(明弘治)刘玑、刘袭编纂:《湖广岳州府志》卷十第775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书店影印,1990年。
3.(明嘉靖)水之文、李槃纂修:嘉靖《澧州志》卷四第167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
4.(清康熙)王基巩等纂修:《安乡县志》卷二“灾祥”:“(万历)戊子十六年(1588)大水,疫疠。死徙载道。”《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康熙安乡县志》第235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5.a(清乾隆)何璘等纂:《直隶澧州志林》卷十九第6页下,乾隆十五年镌本。B(清嘉庆)金德荣修,熊国夏、王师麟纂:《永定县志》卷六第127页,道光三年刻本。
6.a(清乾隆)张绰、黄宜中等纂修:《续修安乡县志》卷八第467页,《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4〕》江苏古籍出版社等,2013年。b(清乾隆)何璘等纂:《直隶澧州志林》卷十九第8页下,乾隆十五年镌本。
7. a(清乾隆)张绰、黄宜中等纂修:《续修安乡县志》卷八第468页,《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4〕》江苏古籍出版社等,2013年。b(民国)王熛编纂:《安乡县志初稿》卷九第180页,成文出版社,1975年。
8.(清同治)何玉棻、魏式曾等修纂:《直隶澧州志》卷十九第527页,岳麓书社,2010年。
9.(清同治)何玉棻、魏式曾等修纂:《直隶澧州志》卷十九第528、530页,岳麓书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