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园地
津市出土六朝青瓷器试析
发表时间:2022-11-15     阅读次数:     字体:【

彭芳


  内容提要:历年来,津市清理了一批六朝砖室墓,墓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和特色鲜明的青瓷器。本文通过对这批青瓷器的类型学分析,并比照同时期有确却年代可考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墓葬,对其年代及分期序列予以较客观阐述。最后还就瓷器产地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前,湘西北地区六朝墓葬资料报导较少,因而对该地区六朝时期物质文化不甚了然。这批资料的公布,虽难免管窥蠡测,或可为引玉之砖。
  关键词:六朝青瓷器年代分期产地
  1982年以来,津市陆续清理了一批六朝时期的砖室墓。这些墓葬主要分布于津市澧水南岸到新洲的低矮丘岗上,墓地有王府山、兰家湾、孽龙岗、金鱼岭、老屋嘴、沙儿岭、华表山、果园、彭家峪等,分别取墓地的第一个字为代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瓷器和青铜器等,其中造型优美奇特的铜伎俑便是这批墓中所出,青瓷器在六朝墓中较有特色,因此本文将对其进行了专门讨论。
  青瓷器除少数可能为明器外,绝大多数均为日常实用器。种类不多,仅十余种,计有:盘口壶、鸡首壶、罐、盂、薰、灯、碗、缽、盘、盏、砚、盒等。
  一、器物的类型学分析
  1.盘口壶分六式
  I式兰M2:2,青绿釉,下腹及底露胎,施釉厚薄不匀。圆唇,直口,浅盘,弧颈粗短。圆肩,鼓腹,平底微凹。肩、腹交接处有对称的四个圆茎横系,系间一周弦纹。口径13,腹径21.8,高22.5厘米(图一,1)。
  II式兰M2:4,灰绿釉,下腹及底露胎,釉薄而均匀。口略斜,浅盘转折有凸棱。溜肩,鼓腹圆折,平底微凹。肩部四系圆中见方。口径14.1,腹径25.2,高24.7厘米(图一,2)。
  III式老M2:1,形体较小,竹黄釉,底露胎。胎釉结合不甚牢固,其间有一层浅黄色化妆土,釉光亮透明,细冰裂纹。瓷胎致密坚硬。尖圆唇,小盘状口,细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肩有对称四组双复横系,系间一周凹弦纹。口径6.4,腹径12,高13.1厘米(图一,3)。
  IV式彭M2:7,竹黄釉,下腹露胎,釉面光洁,有纤细冰裂纹。浅盘口略斜,弧颈较细长,宽圆肩,腹斜直较III式深,平底。肩部四个圆茎横系,系上部一周凹弦纹。口径10.8,腹径15.6,高22厘米(图一,4)。
  V式果M1:2,谷黄釉,釉厚处显青,釉面光亮,下腹及底露胎,釉下有一层红灰色化妆土,脱釉较甚。盘状口略深,口外斜。长弧形颈较细,溜肩,长鼓腹,平底。肩部四个方折桥形系。口径12.5,腹径16.4,高27.4厘米(图一,5)。
  VI式金M3:1,黄釉,下腹及底露胎,釉下施黄灰色化妆土,胎釉结合不甚好,釉脱落殆尽。盘状口外斜,圆唇,外壁弧曲,底边出棱。束颈细长,斜肩,深腹斜收,大平底。肩部四个方折桥形横系,系上部两周凹弦纹。口径6.8,腹径13.6,高17.4厘米(图一,6)。
  2.鸡首壶分三式
  I式兰M1:12,除底部外,通体施酱黑色釉,釉色凝重,釉层较厚,开纤细冰裂纹,釉薄处呈黛青色。胎釉结合紧密,无脱釉,底部收釉处滞而不流。小盘状口较深,尖圆唇,口微侈。短颈细而略斜。溜肩,鼓腹,中部微突,平底微凹。肩部四等分位置分别设高鸡首形流和相对应的鋬,另一对应位置为两个方折桥形横系。流残,鋬作蛇首形,蛇口咬住器口。口径9.6,腹径24,通高25.6厘米(图一,7)。
  II式孽M1:13,蟹青色满釉,细冰裂纹,釉脱落殆尽。盘状口较浅,圆唇,口微侈。弧颈细长,肩较宽平,肩、腹圆转,圆鼓腹,平底微凹。鸡首形流昂立肩部,鋬作形象的龙首形,龙口咬住器口,桥形横系弧形方折。口径9.9,腹径21.9,通高23.2厘米(图一,10)。
  III式沙M5:1,青黄釉,有脱釉现象。釉层均匀光洁,胎、釉结合好,开细冰裂纹。下腹及底露胎。浅盘状口弧形转折,圆唇,口外斜。长弧颈微束,溜肩,上腹鼓,下腹斜收,腹较深,大平底。流残,抽象龙首鋬,圆弧形横系,肩部两周弦纹。口径8.6,腹径17.3,通高20.8厘米(图一,8)。
  3.罐分三式
  I式王M2:1,竹黄釉,器内满釉,器外半釉,开细冰裂纹。流釉呈美观的冰挂状。大口,矮领,口微侈。斜肩圆折,腹微内弧,斜收至底,平底。内壁瓦棱状轮制弦纹。肩部对称圆弧形横系,系间一周弦纹,下底有轮制的同心圆纹。口径9.8,腹径13.6,高9.1厘米(图二,1)。
  II式兰M5:1,竹黄釉,下腹至底露胎,下腹密集的釉泪,脱釉较甚。矮领,口微敛。口外有一宽一窄两周弦纹。肩,腹一体,中腹折鼓,平底。肩有四个圆弧形横系。口径8.5,腹径13.6,高8.6厘米(图二,2)。
  III式王M1:2,豆青釉,釉层薄而均匀,局部脱釉,器身及底露胎。带盖,盖为子母口,斜壁微凹,顶内凹。边缘一周弦纹,顶中一半环纽。器身矮领,厚圆唇,口外斜。溜肩,鼓腹较深,下腹斜收,平底。肩部四个圆弧形横系,肩及上腹三周弦纹。口径8.8,腹径14.3,通高13.5厘米(图二,3)。
  4.盂分四式
  I式兰M1:13,胎极细腻致密,器内外通体施翠青色釉,釉层均匀滋润,胎釉一体,无丝毫脱釉。盘状口宽平,直口,尖唇,底边磬折。弧形短颈,斜肩,扁坠腹。凹圜底,底边呈极矮的假圈足状,底较宽。口径8.8,腹径14,高9.6厘米(图二,4)。
  II式孽M2:2,灰绿色满釉,细开片,脱釉严重。盘状口残。短束颈,斜肩,扁鼓腹,大平底,底边呈现极矮假圈足状。腹径12.4,残高8.1厘米(图二,5)。
  III式沙M5:2,青黄色满釉,釉面光洁晶莹,胎、釉结合较好,开细冰裂纹。盘状口较深,口外斜,盘底弧折。短束颈,斜肩,扁鼓腹,大平底,底边假圈足较I、II式明显增高。口径9.2,腹径12,高10.4厘米(图二,6)。
  IV式果M1:4,竹黄釉,釉下施黄色化妆土,脱釉严重。盘状口底边有折,口外斜,尖圆唇。粗弧颈,颈、肩及腹圆转,无明显分界。扁鼓腹,平底微凹。假圈足较前更高。口径7.75,腹径11,高10.1厘米(图二,7)。
  5.薰分三式
  I式兰M2:2,胎致密坚硬,青釉,釉面光亮滋润,厚薄不甚均匀,开细冰裂纹,釉面有粉状斑点析出。分薰与薰托两部分,薰与托以釉汁胶连一体,托下部及底露胎。薰作矮领罐形。圆肩,鼓腹,平底。矮弧形托柱上端呈喇叭状张开为托座。薰肩部镂三角形薰孔,两孔与一孔交替排列一周,共四组。薰孔部位两周弦纹。口径8.75,腹径13.9,高12.15厘米(图三,1)。
  II式孽M1:15,豆绿釉,托盘下部及底露胎,釉脱落殆尽。构造与I式相同。薰为敛口,短折沿,尖唇,肩、腹一体,圆折扁腹,平底。托盘及托柱较I式增高许多。托盘口外两周弦纹。薰上腹两周三角形薰孔,薰孔内壁突出泥钉。口径6.9,腹径11,高13.3厘米(图三,2)。
  III式金M1:4,豆青釉,托盘底露胎,胎、釉结合牢固,釉面滋润透明。薰为矮直领,圆唇。圆肩,鼓腹,圜底。矮圈足内斜置于托座口内。托座基本形态同II式,中空至底,座口较深。薰上腹三周三角形薰孔。口径6.75,腹径11.8,高15.05厘米(图三,3)。
  6.灯分三式
  I式金M2:3,深绿色粉质釉,釉晦暗无光泽,多气孔,脱釉严重,釉下黄色化妆土。构造略同薰之托座,由灯盏、灯柱与托盘三部分构成。盏作折壁盘状,斜壁、方唇。与灯柱弧形交接,内壁中空连为一体,灯柱兼作储油。托盘斜壁,平底呈矮假圈足状。口径12.8,高10.65厘米(图三,4)。
  II式金M5:2,蟹青色满釉,外底露胎,脱釉较甚。托盘口沿有一周零星褐色点彩。构造同I式。灯盏呈深弧壁盏形,口外两周弦纹,口部有对称的泥突装饰。托盘作斜直壁,平底。口径9.15,高10厘米(图三,5)。
  III式金M3:2,淡绿色釉,托盘下及底露胎,有流釉现象,釉面光洁滋润。由灯盏与盏托两大部分组成,下部的盏托与I、II式灯同。而其灯盏作了托座,上置一斜壁平底的灯盏,盏口部有一缺口应为置灯芯处。口径9.6,高9.6厘米(图三,6)。
  7.碗分四式
  I式兰M2:16,通体豆绿釉,厚处呈翠绿色。胎、釉结合牢固,工艺精美,内外底边均有等列的小支钉疤痕,外4个,内9个。敞口,弧壁,平底,有极矮圈足。口沿外和外底边各有一周弦纹。口径16.2,高5.8厘米(图四,1)。
  II式老M1:8,通体灰绿釉,局部脱釉。较小。敞口较直,弧腹,平底有极矮假圈足。内底边一周弦纹。口径11.4,高5.3厘米(图四,2)。
  III式果M1:1,黄釉开细冰裂纹,脱釉较甚。敞口,尖唇,饼形底呈假圈足状,转折处一周弦纹。底微凹,内底边一周凸圈,中心突起呈鸡心状。口径14.8,高7.3厘米(图四,3)。
  IV式彭M1:5,通体豆青色釉,釉层牢固,釉面亮泽。敞口,圆唇,弧腹较深。假圈足更高,向外略撇,平底。腹部有莲瓣纹。口径16,高9.6厘米(图四,4)。
  8.缽分三式
  I式兰M5:2,蟹青釉,下腹及底露胎,釉泪垂挂。口沿一周褐色点彩。敞口,弧壁,平底。口外及底边各一周弦纹。内底边缘一周长方形支钉残留。口径17.1,高5.6厘米(图四,5)。
  II式孽M1:26,黄釉,下腹露胎,釉脱落殆尽。敞口,圆唇,弧壁较直,平底有出边。口外一周弦纹,内壁下部一周凸圈。口径12,高4.45厘米(图四,6)。
  III式金M5:1,通体淡绿釉,多脱落。敞口,尖唇,弧腹较II式更直。平底略凹,底边呈矮假圈足状。口外及内底各一周弦纹。口径15.8,高6.6厘米(图四,7)。
  9.盘分三式
  I式兰M2:1,灰绿色薄釉脱落殆尽。斜壁,口微敛,凹底。下腹一周弦纹。内底中心有凹圈,应为置盏所设。内底一周小方支钉疤痕。口径14.9,高2.3厘米(图四,9)。
  II式孽M1:22,通体蟹青釉,釉面丰润亮泽,开细冰裂纹。敞口,尖唇,口边内折。壁斜直,平底微凹。下底边一周弦纹,内底边一凸圈。内底中部一周支钉残疤。口径19.4,高2.4厘米(图四,8)。
  III式沙M4:1,通体淡绿釉,釉层牢固。盘极浅,直壁略斜,圆唇。底内凹,底边两周弦纹。内底中心一凹圈,靠边一圈支钉残疤。口径15.2,高1.9厘米(图四,10)。
  10.盏分四式
  I式兰M2:6,通体翠绿釉,胎极细腻坚硬,釉融入胎中。釉层薄而均匀,釉面光亮如鉴,晶莹如玉,精美异常,堪与现代工艺品媲美。敞口,尖圆唇,弧壁,凹底呈矮假圈足状。内、外底边及口沿外各一周弦纹。口径9.9,高4.1厘米(图三,8)。
  II式孽M1:8,通体蟹青釉,胎、釉结合较紧密。腹以上形态同I式。平底,假圈足不明显。下底边一周弦纹。口径8.5,高3.4厘米(图三,9)。
  III式华M1:8,金黄色釉,下腹及底露胎,釉脱落殆尽。敞口,尖圆唇。弧腹较深直,饼状平底假圈足较明显,内底中心突出。口径8,高4.1厘米(图三,10)。
  IV式果M1:5,通体黄釉,脱落殆尽。腹较III式更深,平底,假圈足略外撇,更形明显。内底中心凹曲。口外一周弦纹。上腹饰半圆形的仰覆莲瓣形刻纹一周,覆瓣有间隔的下垂至底的弧线。口径9.45,高5.6厘米(图三,11)。
  11.其它
  小鸡首壶孽M1:12,与II式鸡首壶同出一墓,蟹青釉,底露胎。釉面光亮透明,开细纹片,局部脱釉。小盘状口,弧形细颈。广斜肩,浅腹斜收,大平底。鸡首形流,蛇形鋬,方折桥形横系。口径5.6,腹径14.3,通高13.5厘米(图一,9)。
  四系盂老M2:5,黄釉脱落殆尽。基本形态同II式盂。口残。肩部有四个圆中见方的横系。残高8厘米(图二,8)。
  盘盏兰M2:7,通体灰绿釉,脱落殆尽。盘中心置一盏,以釉汁胶连为一体。盏口沿有两个手形装饰,造型独特,或为灯盏。盏形略同I式盏,且为同墓所出。盘的形态介于I、II式盘之间,有极矮假圈足。盏口径8.4,盘口径16.15,通高6.3厘米(图三,7)。
  砚沙M2:1,粉青釉,盘内露胎。浅盘形砚池,方唇,直口微敛。底边呈台状转折,底外凹内拱,底边有三个蹄形矮足。口径16,高4.4厘米(图二,9)。
  盒老M1:6,胎泥细腻致密。通体灰绿釉,脱釉较甚。敛口,圆唇,窄肩承盖,盖失。筒形直腹略斜,平底。上腹有四个方折桥形横系,上、下腹各有两周弦纹。口径10.2,高7.8厘米(图四,11)。
  二、年代与分期
  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一个大的文化发展区域,这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三国鼎立时期,长江中下游统属吴国版图。吴据长江天险,雄踞一方,是三国中与西晋王朝抗衡时间最久的。后在东晋南北朝长期的南北对峙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直处在一个持续统一的格局中,从而发扬光大了本地区特色鲜明的六朝文化。本文将主要参考南京、武汉等六朝畿辅之地以及长江中下游其它地区有纪年的或时代特征较明确的墓葬资料,对津市出土六朝青瓷器进行断代和分期的探讨。
  东晋墓青瓷器数量及种类都较南朝墓丰富,常见器形有盘口壶、罐、鸡首壶、薰、盂、碗、缽、盘、盏等。南朝墓随葬品基本组合仅为简单的碗、缽、盘、盏、盘口壶。尤以碗、盏为主,其它器形只偶尔伴出甚或不见。
  I式盘口壶造型雍容柔美,各转折部位交接圆缓流畅,施釉不匀,釉面呈斑块状。这些特征均表明其时代较早,与浏阳姚家园西晋“太康八年”墓中盘口壶酷似⑴。
  兰M1、M2为两座内在关系密切的墓葬,两墓中随葬青瓷器的器形、胎质、釉色都多有雷同;组合方面如排除盗扰因素,也相差无几,因而两墓时代应不相上下。兰M2所出II式盘口壶、I式薰与南京人台山东晋兴之夫妇墓中同类器形态一致⑵;另湖北枝江拽车庙东晋墓中盘口壶与II式盘口壶形同昆仲⑶。人台山与拽车庙均有明确纪年,前者为“永和四年”,后者为“永和元年”,属东晋早期。据此,兰M1、M2应与之同时。同时期墓还有兰M5。
  孽M1所出小鸡首壶,II式缽、II式盘等器形与长沙烂泥冲“晋宁康三年”墓中同类器酷肖,时代为东晋中期⑷。王M1时代与之相当。
  孽M2中II式盂与邵阳金称东晋墓及江陵黄山南朝墓中同类器似。两墓均出有纪年砖,前者“义熙二年”,为东晋末年;后者“元嘉三年”则为南朝刘宋之初。因而可以判定,孽M2应属东晋末至南朝初期墓葬⑸。
  属于南朝早期的代表性墓葬有老M2等。老M2、彭M2中所出III、IV式盘口壶与武汉地区四座南朝早期纪年墓中同类器形态一致⑹;沙M4中所出III式陶盘则与浙江嵊县南朝早期墓(嵊M7)同类器无二致⑺。
  果M1时代特色较明显,盘口壶、盂、盏等器腹加深,圈足增高,这是南朝中期以后的特征;盏腹上出现莲瓣纹,这是梁武帝萧衍大倡佛教的体现。盂、盏与梁桂阳王萧象墓中同类器特征一致⑻;盘口壶也与应城杨岭新四砖瓦厂“天监十七年”墓中四系盘口壶同,时代属南朝中期⑼。与之时代接近的还有金M5、沙M5等。
  彭M1、金M3两墓出土VI式盘口壶风格一致,盘口较深,盘底向外伸出明显折棱。颈细长,深腹斜收,大平底。均表现出时代较晚的特征。碗、缽、盏类腹亦深,饼底较高。IV式碗外壁饰莲瓣纹。两墓随葬品风格与汩罗永青南朝晚期墓一致⑽。
  根据以上对部分典型墓葬的断代分析,可将这批墓葬分为六期:
  第一期:西晋时期;
  第二期:东晋早期;
  第三期:东晋中期;
  第四期:东晋末至南朝早期;
  第五期:南朝中期;
  第六期:南朝晚期。
  各期随葬品中盘口壶、碗、缽、盏等基本贯穿始终,其演变序列较为清楚。
  盘口壶各部位都由粗短向细高演变。一至四期盘口宽展且浅平,颈较粗短;五、六期盘口小,盘壁加深,盘口底边向外有明显折棱;一至四期宽与高之比差较小,五、六期器腹骤然增高。鸡首壶的演变序列与盘口壶大致相当。
  碗、缽、盏的演变趋势亦是由浅到深。碗的假圈足由矮到高。早期的碗、盏口外有一周较深的凹槽,下底边缘亦有一周凹槽,底内凹或呈矮圈足;晚期口外弦纹变得浅平,底为大平底,有的假圈足根部刮削一周斜边而更似圈足状。
  此外,瓷盂、盘、罐、薰等的演变也都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图五)。
  三、瓷器产地及相关问题讨论
  1992年,由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组成的文物鉴定小组在对本所馆藏珍贵文物鉴定时,认为我所六朝青瓷器的产地来源比较复杂,除湘阴窑产品外,还有部分越窑系窑口产品。这与长沙地区以湘阴窑产品占绝对优势的情况有别⑾,应与津市作为“九澧通衢”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湘阴窑瓷器均系青釉器,早期多青绿,晚期多青黄,胎多呈青灰色或黄灰色,器下腹及底多露胎,极少满釉。至南朝时期胎表多施一层黄色化妆土,胎、釉结合不甚好,有的脱釉殆尽,釉呈细开片,施釉厚薄不甚均匀。有的釉面上有气泡,并有奶黄色粉末析出。一部分湘阴窑产品也很精美,如兰M2中I式薰、兰M5中I式碗等。其产品釉层光亮,色泽鲜艳,翠青色略显黄。胎细密坚硬,造型美观,胎釉结合牢固,是湘阴窑上乘之作。湘阴窑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印花和点彩,南朝至隋使用了匣缽装烧⑿。印花产品时代较晚。点彩多饰于口部,呈酱褐色,或等距离排列一周,或分四组间隔点饰。
  兰M1、兰M2随葬了众多精美瓷器,其中一部分经鉴定属越窑器,有盏3(I式)件,盂(I式)、碗(I式)各两件。通体施翠绿色或豆绿色釉,釉面光亮如鉴,晶莹如玉。有的呈纤细开片,有的则无丝毫裂纹和开片。胎白中显青,光洁如凝脂,胎釉浑然一体,结合极紧密,叩之声音清脆悦耳。这些特点与《中国陶瓷史》中总结的越器特点吻合:“越窑瓷器,胎质致密坚硬,外施光滑发亮的釉层……具有经久耐用,不沾污物,不怕腐蚀,便于洗涤,久不褪色,美观实用等特点。”⒀。陆羽在《茶经》里也说“瓷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寿州次,岳州洪州次。”;“越瓷类玉……类冰”。越窑瓷器古往今来以其冰清玉洁之体令人倾倒,这是其它窑口瓷器所无法比拟的,由此我们联想到古人所推尚的“缥瓷”。邓白先生在《东瓯缥瓷纪实》一文中对“缥瓷”下了四点定义:1.因“缥瓷”一词首先见于西晋人潘岳《笙赋》中,所以它是晋代产物;2.从字面解释“缥”是青白色,缥瓷似乎是一种带有淡青色釉的瓷器;3.杜毓《荈赋》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东瓯为浙江温州,因而其产品大概出自这一带;4.因为有潘岳等文人的高度评价,缥瓷在晋代早期,可能已有精美的产品。邓白先生并认为温州西山窑就是缥瓷的原产地⒁。上述1、4两点大致不误,但2、3两点尚可商榷。
  首先,关于“缥”的颜色所指,究系釉色还是胎色?《辞源》解释其颜色为“淡青色,今所谓月白”。邓先生将“缥瓷”理解为具有淡青色釉的瓷器似乎顺理成章,但仔细思量,似有些不妥:淡青釉并非“缥瓷”所独有,也没有特别优于其它颜色釉的长处。釉的好坏并非单单体现在颜色上,而在于其原料配方和烧制技术的优劣。其它颜色的釉也可产生上乘之作,反之淡青釉瓷器也有粗陋下品。我们认为“缥”应指胎色而言。月白色也即青白色,惟胎呈青白色,才能体现出瓷器从坯泥的挑选、淘洗、成型、烧制等过程都非常精细考究,因而弥足珍贵。季南金曾有诗道:“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正好说明胎色与釉色两个突出特征。兰M2所出青白胎绿釉盏不正是这种“缥色绿瓷杯”么?因此,我们认为“缥瓷”应是越器中一种白胎绿釉瓷品,是越器中之上品。
  其次,关于“缥瓷”的产地,邓先生笃信“出自东瓯”,并认为温州西山窑就是缥瓷的原产地。张翔先生在《温州西山窑的时代及其与东瓯窑的关系》一文中对西山窑的年代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上限绝到不了六朝,其产品也没有区别于其它窑口的独到之处,因而否定了西山窑是所谓西晋“东瓯缥瓷”产地之说⒂。其窑址究竟在何处,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兰M1中还出有一件黑釉鸡首壶(I式),应属浙北德清窑产品。德清窑在六朝时期以烧制黑釉器著称,也烧青釉器,鸡首壶又是德清窑的主要产品之一。德清窑瓷器的特征、造型风格是釉多为黑褐色和黄褐色,胎骨颜色不一,有青灰,砖红数种。施釉技术不如越器那样高明,施釉不匀,釉泪流挂,釉斑密布。纽多为方折桥形⒃。
  由于本人学识浅陋,其它方面不敢妄论,仅供识者参考,还望专家学者指正。本文在写作过程得到谭远辉老师的悉心指导并绘制器物图,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注释:
  ⑴.高至喜:《浏阳姚家园清理晋墓二座》,《文物》1960年第4期。
  ⑵.南京市文管会:《南京人台山东晋兴之夫妇墓发掘报告》,《文物》1965年第6期。
  ⑶.宜昌博物馆等:《湖北枝江县拽车庙东晋永和元年墓》,《考古》1990年第12期。
  ⑷.湖南省文管会:《长沙南郊烂泥冲晋墓清理简报》,《文物》1955年第11期。
  ⑸.邵阳县文化局等:《邵阳县金称市东晋墓》,《湖南考古辑刊》第三集;江陵县文化局:《江陵黄山南朝墓》,《江汉考古》1986年第2期。
  ⑹.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地区四座南朝纪年墓》,《考古》1965年第4期。
  ⑺.嵊县文管会:《浙江嵊县六朝墓》,《考古》1988年第9期。
  ⑻.南京博物院:《梁朝桂阳王萧象墓》,《文物》1990年第8期。
  ⑼.应城市博物馆:《应城杨岭新四砖瓦厂南朝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
  ⑽.湖南省博物馆:《汩罗县东周、秦、西汉、南朝墓清理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三集。
  ⑾.高至喜:《略论湖南出土的青瓷》,《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⑿.周世荣:《湖南出土的古代陶瓷及其重要意义》,《湖南省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暨马王堆汉墓发掘十五周年纪念文集》。
  ⒀.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⒁.邓白:《东瓯缥瓷纪实》,《文物》1956年第11期。
  ⒂.张翔:《温州西山窑的时代及与东瓯窑的关系》,《考古》1962年第10期。
  ⒃.王士伦:《德清窑瓷器》,《文物》1959年第12期。

2013年3月20日


 
上一篇:津市历史文化景观漫谈
下一篇:湖南津市元代窖藏金银器

Copyright © 2022- 津市市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津市市孟姜女大道648号   联系人:周昊馨   电话:0736-4213756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72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